为啥负利率国债有人抢着买?因为时代变了

为啥负利率国债有人抢着买?因为时代变了

閱讀本文約花費: 19 (分鐘)

上篇文章里提了一句中国发行负利率国债的事,后台有大量消息说让博主聊下这个话题。其实负利率国债本身并不值得聊,几句话的事,不过今天顺便说下我对接下来的“负利率时代”和“微增长时代”的看法。

1

 负利率国债

国债好理解。国家需要钱,开了张欠条说是想借钱,你把钱带过去,国家收钱把借条给你;五年期国债就是五年后还你,十年期国债就是十年后还你,而且要支付利息,大概就这样了。

那啥是负利率国债呢?一目了然,国家发了一万块的债,说是过几年还九千。按理说脑子有病才会去买,不过现实中不但有人买,而且被疯抢。去年我国给欧洲发了一批利率为-0.152%的国债,场面就跟深圳新房开盘似的,迅速被抢光了。

那问题来了,他们有病吗这么想不开?

也没病,只是欧洲自有国情在。

欧洲现在是负利率嘛,钱存在银行要收手续费。说到这里大家可能纳闷,那就放家里呗,又不是不能放?必须可以啊,德国一度保险箱卖断货了,老百姓骂骂咧咧就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放家里了。

但问题来了,有个几万、几十万可以放家里;如果账户上有几百、几千亿,类似那种养老金、主权基金什么的,啥保险箱能放得下这么多钱?而且那么多钱放家里,是不是得再搞几百人的安保团队看着这些钱?那不还得花钱嘛,还不如放银行里;问题是放在银行里就得交保管费,大家一权衡,收就收吧,负利率就这么来了。

这次中国发行的国债尽管也是负利率,不过比欧洲的国债利率还是要高那么一丢丢,买哪的国债都是个赔钱,不如买中国的,少赔点。

更关键的是,现在全世界都在比烂似地狂发货币,中国相对来说发的还算少的;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强势复苏,大家都会需要中国的货币跟中国做买卖,人民币像中国的房子一样会升值,欧洲人在对赌人民币升值后他们好套现。这种操作的本质是欧洲人做空欧元。

此外国债有个“贴现率”的说法,也就是说你买了一张国债,在到期之前如果急用钱,可以卖掉;这张债券说不定会升值 ,升值之后就可以卖掉,有时候也能卖个好价钱,甚至赚点。

总之,他们买我们的负利率债券不会赔。

但是我今天的重点还不是这个国债,是想跟大家继续分享下负利率情况下会发生啥。

2

 负利率是怎么形成的

欧洲和日本,我国很多青年梦中的故乡。但从现状来看,他们面临着很多麻烦。

最大的麻烦,莫过于这些国家中,大家既没有消费的意愿,也没有创业的冲动。

日本没有消费冲动主要是老龄化太严重,而且等级森严、流动性极低的社会导致大家都一幅“凑合着过”的模样。

用日本人自己的说法,说是上世纪日本搞经济搞得太疯狂,玩脱了。当初教育下一代太使劲,疯狂军备竞赛,上班太使劲,把年轻人给吓到了,以至于年轻人既不想生孩子,又不想使劲上班。

这种趋势在我国也出现了,女权们到处在刷的“不婚不育主义”,就是日本玩剩下的,核心就是“生活太难了,生孩子干嘛”,大家可以留意下。此外还有极简主义。有句话很过分,不是我说的,是日本人自己说的,他说“没了性欲就容易玩极简,极简主义本来就是性冷淡主义”,大家仔细体会下。

至于欧洲,有人说是玩福利玩过头了,老百姓失去了奋斗的意义,相当于走到了日本的另一个极端。效果倒是差不多,两边的老百姓都不生孩子,无欲无求。

有孩子的小伙伴都知道,家里花钱的大头永远是孩子,一般成年人花销并不大。像我这样的技术宅男,平时给车加个油,买个电子产品就是全部开销了;电子产品如果没有明显更新换代,也不会随便换。女人们年轻时候花钱多,到了三十来岁之后花钱欲望也明显暴跌。

但是有了孩子就不一样了,家长在孩子身上花钱从来都不吝啬,孩子又巨能花钱。以北京为例,上千万的学区房,巨贵的补习班,每年带孩子去旅游,相比较而言,给孩子买个名牌衣服反倒花不了几个钱。总之再有钱的家庭,在孩子培养方面都不够有钱。如果实在是有钱,还可以给哈佛大学捐一亿,将来给你家娃留个名额。

或者出现类似智能手机、互联网、自动驾驶这样的黑科技,整个社会更新一波,也能大规模促进消费,进而促进经济。

大家想想十年前智能手机到来后,全社会都扔掉可以砸核桃的诺基亚,换上了智能手机,来了一波消费狂潮。后来移动互联网又来了,又诞生了一堆牛逼公司。不过到现在明显减缓了,因为手机没啥新玩意可以更新上去,大家经常一个手机用五六年,不经常更换手机,也就没啥新消费了,手机行业格局也就稳定了。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经济最终是靠消费带动,而最终消费的动力主要来自三点:

1、孩子;

2、年轻的女人;

3、技术的更新迭代。

这一连串分析下来,大家就能发现,人口老龄化,孩子越来越少,技术停滞的社会,注定是没啥消费的社会。既然消费不好,创业积极性也非常差,经济也就好不到哪。

日本过去的三十年被称为失去的三十年,尽管很多人反驳这事,不过确实在过去三十年里,日本经济只增加了0.3倍,中国增长了26倍,美国增长了1.85倍。

而且大家注意下就能发现,十几年前,身边最好的东西往往都是日本的,索尼就是十几年前的神。但现在身边的日本货越来越少,越是年轻人,越对日本无感,反倒是三四十岁的老同志们对日本念念不忘,因为老同志们睁眼看世界的时候,正是日本货横扫全世界的时候,然后被打上了思想钢印。

另外,与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一样,日本过去三十年变化非常小,并且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也没啥能上榜的日本超级互联网公司。

现在日本人有多佛系呢?其他国家都怕通货膨胀稀释财富,只有日本,政府工作目标就是放水创造10%的通货膨胀。天天吼着再不买就涨价了,就是要让大家慌,慌了好去消费去投资,最好能买车、去旅游、去创业,没钱政府贷款给你。

但是大家的心态就跟全民进入了贤者状态似的,天天玩极简。对象不搞,孩子也不生,政府超发出来的货币全堆在银行仓库了,老百姓那种状态就好像在说“我都快要断子绝孙了,你跟我聊通货膨胀?而且安倍桑你为啥不生?”。最后日本政府的邪恶计划果然破产了,不得不感慨真是一群油盐不进的刁民。

欧洲也差不多,大家仔细对比,欧洲和日本殊途同归,现在的状态差不多,大家消费欲望很低,生孩子欲望也不行,创业冲动也就那样,毕竟大家都不花钱,你创业卖给谁?

最后的结果就是银行想不要利息借钱给大家,大家都不要。银行为了逼着大家去花钱,把利率降成了负的,谁要是存钱就收谁管理费。这种情况下,大家依旧不花钱。

大家都不花钱,那谁要是创业就是找死,也没人贷款创业。欧洲和日本的贷款利率比中国低得多,基本白送了,都没人去贷款。

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在中国,大家为了贷款打破了头,贷款买房贷款创业,甚至贷款炒股。也正是大家抢着贷,所以中国利息还维持高位,大家去深圳杭州看看那些排大队申请贷款的人,再对比下欧洲日本,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个地球。

3

 负利率的影响

那负利率的事仅仅是欧洲、日本?其他国家呢?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负利率就跟个大坑似的,堵在全人类的面前,基本谁都绕不过去。

不过其他国家还跟日本、欧洲不太一样,比如中美,都是饱受印钱困扰。中国这几年印钱少了,但是美国印的钱大量涌入中国,兑换成人民币,中国国内依旧货币泛滥。咱们经常听人说,中国M2又扩张了xx倍,其实大部分都是从美国来的,美国现在正在向全球范围内输出M2。

再加上这些年经济不好,为了刺激经济,银行贷了很多钱出来。不过这些钱主要集中在富人手里,他们拿去买房、买资产、买股票什么的,并没有通过做买卖发到基层老百姓手里,所以大家能看到股市、房地产持续走高,超市里的东西价格变化却没那么大。

去年不知道从哪出来一句话,“富人通胀,穷人通缩”,说的就是这事。

再加上整体投资机会越来越少,毕竟你从银行贷款去创业或者干啥,肯定是指望着赚钱嘛,如果有科技风口、有暴利,那你贷多少钱都能还回去,并且还能承担高利息。

现在互联网技术风口耗尽了,整体格局也差不多了。现在互联网大厂连菜贩子的生意都抢,大部分行业跟餐饮业一样,一片红海。十家创业九家赔,跟炒股似的,创业机会就会明显变少,大家对贷款的需求也就不那么大了,慢慢也就不敢去创业了。

不过大家都希望贷款去炒房,可是这玩意对于国家来说风险又太大,并且以前在大城市买房的主要是没房的人;现在买房的人都是好几套房的人,谁要是没房反而买不起,所以政府三令五申不让贷款流入房地产,因为流入房地产除了推高房价,又不会创造额外的价值。

所以中国这边的利率也以肉眼可见速度下跌,比如余额宝,2014年的时候高达6%,这不已经跌到2%去了。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负利率时代啥样,那就是:

增长缓慢,机会稀缺,谁都不想花钱,创业也赚不到钱。


那整个社会佛系了它不好吗?大家跟日本一样,岁月静好,它不香吗?

当然没这么简单了。比如作为富豪阶层却有大量的钱投资不出去,放手里通货膨胀贬值,存银行也不赚钱,最后想来想去,只好去追那些少数优质资产,最后把那些资产给追到天上去了。

大家现在看一线城市的房子、茅台股票什么的,价格高得有点怀疑人生。可能再过几年发现现在自己太年轻,这些优质资产的价格说不定还能更高,就跟比特币似的,天天刷认知。将来涨上天的是不是茅台我这里是瞎猜的,不过优质资产被炒上天的逻辑问题不大。

美国那边也一样,那几个巨头股价也要上天了,一个公司顶一国。纳斯达克去年涨成那样,其实主要是被下边六个给涨了:

图片

但是这些钱在金融市场空转,根本进不了实体(也是因为实体不赚钱),所以并没惠及到基层老百姓。

由于整体机会的缺失,今后分化会成为主流。所有领域所有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中间溶解,财富向头部集中,中产变少,两头变多,形成“M型社会”,也就是中间没了,两头高。

不过这是一种趋势,如果控制得力,也说不定还有救。如果说全世界范围内有哪个国家能控制住这种趋势,也就是我国了。

4

 尾声

这两天热议的一个话题是,沪指从3000涨到了3500,看着形势一片大好,可是在很多人看来,几乎遭受了一波股灾,因为只有少数头部公司一直在上涨,剩下的公司不但没涨,还在一直跌,因为这些股票的筹码也被抽出来投入到头部公司去了。

这其实就是微增长时代的表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只有几个行业保持迅速增长,其他行业会陷入长期的缓慢增长,甚至干脆停了。现在其实很多行业的从业者已经感受到了行业停止增长后的效果,比如很多行业的工资也是十年不涨,但是互联网的巨头工资却屡创新高。

这也是为啥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反复说的一个道理,技术必须快速突破,不然全社会都得掉坑里。在过去十年的互联网大潮中,贡献了将近两亿个工作岗位,但现在互联网红利基本已经到头,得等着下一波红利。

不过在等技术突破的时候,也不是无事可做。比如我们上文反复提到的“社会活力”、“消费能力”等问题,政府都可以有所作为。降低贫富分化,精准扶贫,给基层让利,让人民手里有钱,才有的消费;有了需求,才有工作岗位,才能避免钱在金融市场空转却在实体经济中找不到可投资的东西。

中国真正可以依赖的,是我国巨大的市场。这不是我编的,这是过去两百年来的共识。拼多多的崛起,也是这个背景,巨大的市场稍微开发下,就是天量的资源。再往前推一步,扶贫也是这个逻辑,“每一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给每个人发展的机会,才是最大的福利。

当然了,既要防止左,又要防止右。既要避免欧洲那种福利太好把社会给养废了,又得防止日韩那样玩得太猛,大家连孩子都不敢生了。去年新生儿是1003万,比2019年少了15%,而2019年比2018年少了20%,这样下去,结果不敢想象。

此外,如果说有什么事能让我对未来有一些慰藉,就是中国人很难像日本人那样变得那么佛系,总有无数的人拼了命也要去发财,也要追求幸福生活。只要大家不彻底消极到过一天算一天,那情况就不会太糟。

而且由于我们年龄所限,看不到更大的局面。其实如果放在更大的历史长度来看,世界一直都处于一个个的周期——瘟疫,衰退,复苏,大国崛起和崩溃,甚至利率的涨跌,都跟潮水一样潮起潮落。

大概六十年转一圈。有种说法认为,我们现在这个圈是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启的那个周期的尾声,所以就跟进入了“乱纪元”似的,一切都有点不太和谐。不过也没事,日子都得过,也希望大家知道世界的残酷后,依旧保持乐观向上。

文末,祝大家新年快乐,感谢一直以来有你们陪伴。

Rate this post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