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三十而what
閱讀本文約花費: 4 (分鐘)
自己的思维惯性一直以为三十而立是三十岁成家立业的意思,去年已经有中年危机的念头或者说焦虑吧,好在无意间有尝试建立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也就是有目标感的生活,能够在有些事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不再人云亦云。
去年自己的最大变化是有了几个无用之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无用之学的厚度决定有用之学的高度。”
1.网球.先是下半年系统报班学网球,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和生活作息。网球运动是个孤独感十足又充满魅力的运动,强如费德勒、纳达尔这样的人也不断突破调整自己的打法和心态。有兴趣的童靴可以去看一部《天才之击》的纪录片,记录的是最神迹般的2008温网决赛。两位的赛场重现,夹杂着教练中肯冷静的陈述,感觉把一个网球的纪实电影升华到了哲学的意义——如何积极进取地生活。
2.播客.最先是收听张潇雨的《得意忘形》,刚开始听他讲哲学,维特格斯坦叔本华的时候觉得是个神棍,慢慢坚持下去,有关消费主义、个体自由、死亡、女权相关的议题,会开拓自己的思维盲区,通过他和访谈嘉宾的视角,了解到更多人丰富多样的人生体验。最近也入坑冯大推荐的《天书广播》和《老talk》,天书广播第二期的亚述历史知识密度很细,但细细听引人入胜,开拓眼界。
《老talk》听了第一期的消费主义,很喜欢她们沟通的氛围。
播客是一个很好的消解孤独感的产品,播主的价值观你不需要全盘认可和接受,但是通过一个免费的播客节目介质可以在短时间收获他人精彩的人生见解本身就很美妙,有点神交的味道。
3.哲学.这是个被播客种草的科目,哲学是一个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科目。大家熟知的保安三问,如果平时听个乐还好,认真推敲这三问细思极恐、如坐针毡。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认真去做自我觉醒,浑浑噩噩就过了一辈子,我有时做梦会梦到别人呼喊自己的姓名,这三个字成为一个符号代表了自己,而我就是那三个字的代号,而我存在的意义被自己的名字所支配所取代,很奇妙的贤者时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禅定时刻。
初次听播客里讲的哲学觉得很晦涩,后来购买了三联的“像他们一样思考”哲学课先听了海德格尔的章节,觉得还是偏学术不够入门。辗转到B站,有一个“汤质看本质”的up主,讲得通俗易懂了许多,慢慢入门,最近有再继续听三联的哲学课,学习哲学本身也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本体论、认知论,存在主义这些理论,丰富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福柯这些原本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通过了解他们的观点可以帮助自己构建深入思考、独立思考的体系。虽然学习的时候还会有生理不适痛苦的体验,但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再想想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界天才10几岁就把我现在的焦虑困惑的内容想的明明白白,有什么理由不再坚持一下呢。
No tags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