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作业》:命运就是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

《张艺谋的作业》:命运就是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

閱讀本文約花費: 23 (分鐘)

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张艺谋再一次上了热搜,很多媒体都在争先解读为什么张艺谋能成功,“国师”身上到底有哪些我们可以学习的品质。
我也不例外,甚至超级好奇,那个年过古稀的张艺谋,为什么还要这么拼,他慢点不可以吗?如果不可以,那又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今天的他?我猛然想起来,2016 年上映的商业片《长城》还曾经让人大跌眼镜,但近年来《一秒钟》《悬崖之上》《满江红》这些电影的口碑也还不错,这几年,他自己完成了怎样的蜕变?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打开了《张艺谋的作业》。这本书是中信出版集团的副总编辑方希写的。从序言里,我能感受到,张艺谋并不像贾樟柯那样擅长文字表达,但是简短生硬的文字里却裹着他的那份真诚和坦荡。
方希的文字是极好的,有着女性独有的那份细腻,书中,她从观察者和转述者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张艺谋,或者至少给我们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张艺谋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大导演的。这本书虽然写于 2012 年,那会张艺谋还没经历超生事件和《长城》的捶打,但这不影响我们去理解他是怎么成为强者的。
1
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摄影师出身的他,更擅长架构电影的“形式美”。贾樟柯曾经说过,第五代导演跟第六代导演的重要差别是很多第五代电影作品都是改编自小说,但第六代都是导演自己编的故事。在这一点上,张艺谋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艺谋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导演?毋庸置疑,两次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让他成为了一个国民偶像,这对于他的事业来说是利好。但褪去奥运会的光环,单从电影艺术视角看,大家对他的作品确实褒贬不一,甚至很多时候,吐槽和质疑声更大一些。比如,为什么他不能慢一点,花更多的时间打磨一部电影?为什么他不把重点放在故事的内核上,而是侧重色彩和造型?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打开了他的维基百科主页,看到那一连串的作品之后,肃然起敬。我想,作品就像是张艺谋人生的刻度,那密密麻麻的刻度,至少能反映他有多勤奋。
至于那些低分的电影,放到刻度里,我倒也理解了:当你还在吐槽《英雄》的时候,他已经起身拍《十面埋伏》了。当你还在数落《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他已经在筹划奥运会开幕式了。他在迭代。
至于批评,客观地说,是他应该承受的。“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向来如此。
2
接下来,我想给你简单介绍下张艺谋的生平。
1950 年出生的张艺谋,在那个讲究家庭成分的年代,并不受欢迎。他的大伯是国民党军人,父亲又曾经给国民党当过差,改革开放之前,政治运动接二连三,他每一次都战战兢兢。
为了少挨打、不挨打,他有意识的练字,抄大字报,画毛主席像。张艺谋的逻辑是让自己成为一个螺丝钉,成为一个对组织有用的工具,这样自然就有了生存空间。这招挺管用,虽然他没有资格成为红卫兵,但也没受过皮肉之苦。
1968 年,18 岁的张艺谋没有读完初中,便跟着政策下乡插了队。在农村无非就是干些农活,枯燥至极,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篮球打得不错,还会刷大标语,凭借这点小爱好外加小手艺,他如愿进了咸阳国棉工厂。
从农村到工厂,这一步张艺谋迈得格外艰辛。他并不像媒体的文章里宣扬的那样,深谋远虑,从这些细节看,张艺谋仅仅是在本能的自我挣扎。他希望自己的日子能够好一点。
到了工厂后,张艺谋在表哥的影响下,爱上了摄影。他知道,想学摄影,就得有些理论知识,不能自己蛮干。张艺谋人缘不错,很快从朋友那里,或者托朋友,借了些摄影的书看。
没人指导,光看书是看不懂的。他倒也心态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能借来的书,自己就先抄一遍,支撑他这么干的是那句土话,“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看到这里还在想,如果是我,估计不会干,因为想偷懒的我,估计会觉得这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所以,这本身就构成了差距的一部分?
光是抄书不实践不行,摄影毕竟得实操。但张艺谋没有相机,那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 40 块零 2 毛,一台相机得小 200 块。种子已然种子,20 多岁的小张一边挑灯抄书学理论知识,一边攒钱准备买相机,他的梦在心里渐渐发芽。3 年之后,张艺谋花了 186 块钱买了台相机。
其实,回过来看,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间,他为自己的人生酝酿了新的可能。
毫无疑问,张艺谋在摄影方面是有天赋的。有了相机,他便鼓着劲儿,把藏在自己心里的所有热情倾倒而出,转化为了一张又一张的照片。
书里放了很多张艺谋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处处都透着他那股认真劲儿:一边是照片,一边是工整的摄影记录。你有时间,可以打开看看,很是震撼。
那些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都是他惨淡经营的结果。他说,有时候,好几卷胶卷,才能拍出来一两张不错的照片。有挫败感吗?肯定有。但,这一点上,张艺谋一直表现得比较乐观和积极,他说:“薄脸皮干事容易趴下,厚是练出来的,知道不易,知道努力,干砸了,只能说看下一个,下一个也许好点儿。”
这句话特别点题,不是乐观,也不是悲观,就是一个一心朝着目标往前看的做事心态。
3
1972 年喜欢上了摄影,1974 年买了相机。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77 年,政策有了变化,恢复高考在即。后知后觉的张艺谋发现自己家庭出身不再是问题,他似乎有机会上大学。
只要能上大学就好,至于什么学校,无所谓。这就是张艺谋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老话,他就是挣扎着生活,希望自己能好点。
他之前没上过高中,文化课不太行,要想上大学,只能靠文体特长,比如体育学院,或者去分数比较低的学校,比如西北农学院。一番盘算之后,他觉得都不靠谱:体育也只是个爱好,和别人比,差远了。
这时候,朋友田钧给建议说,你摄影不错,可以试着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系,那里重点看摄影作品录取。田钧是张艺谋的贵人。张艺谋之前压根没听过这学校,但人家田钧之前就拿到过北影的录取通知书,只是后来文革来了没上成。
在报纸上看到北影的招生简章后,张艺谋心凉了半截:摄像系对年龄有限制,他超了 5 岁。田钧继续出主意说,“你可以试着给文化部部长写信,黄部长懂艺术,并且是爱才之人,如果他欣赏你的作品,你就有破格录取的机会”。
一不做二不休,张艺谋连夜准备了自己的作品,写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便托人递给了黄部长。黄部长见了作品,两眼放光,在一番斡旋之后,命运的天平向张艺谋倾斜了:他被录取了。
这听起来倒像是一个屌丝逆袭的电影剧本,但却是真实发生的。
一个年轻小伙子,有一点天赋,和一身蛮力,偶然的机会,他喜欢上了摄影。攒钱买了台相机后,他平地抠饼,对面拿贼,练就了一手硬功夫。紧接着,好运气一个接一个,国家政策变化,贵人伯乐接踵而至,他很快就一步到位,一跃而起,上了中国顶尖的电影学院。
北影是张艺谋人生的重要分水岭。而取得这一结果,一半是能力驱动,一半是运气使然吧。命运的事情,谁又能说清楚呢?
在一次采访中,张艺谋说他不是才华型导演,而是用功型导演,我相信这话不是谦虚。就像学摄影抄书,他是下过很多旁人觉得可能没用、不聪明的笨功夫的。在他以后的奋斗史里,笨功夫的影子随处可见,我理解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思维方式。
4
上了电影学院,张艺谋发现自己不仅年纪大,而且还落伍。他的同学里,不少都是北京人,都不说家庭背景,单从见识上就能差不少。来北影之前,张艺谋看过的大多都是《地道战》类似风格的电影,在学校看完几部好莱坞经典影片后,他第一次知道,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在西安的工厂里,他是四大才子之一。但在北影,他意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也许这就是环境的价值吧,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后,就会被裹挟着往前走。特别是对于张艺谋这种有上进心的人来说,知道了自己落后,他的还击方式自然是奋起直追。
在被国外的电影刺激之后,张艺谋迎头就遇上了四月影会——一个由民间发起的摄影展。在这里,他才发现,自己对摄影的理解是狭隘的,之前更多把镜头对准的是风景、花卉,即使是对准人物,那也是大人物,或者经过大词修饰的小人物。
但四月影会里,他看到了另外的东西:一些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了一个个具体的人,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其实是在通过影像来传递作者的思考和态度。
张艺谋的摄影基本功是没问题的,所以看到了先进的东西,很快就能为己所用。接下来,他刻意练习了抓拍能力,在北京街头,把镜头对准了一个个没有摆拍、处于自然状态的人。最后一届的四月影会里,张艺谋参展了,并且反响还不错。
参展作品《啊,一代青年!》标新立异的用一组大面积黑的黑白照片勾勒出了近 10 年社会的重要变化。虽然还是侧重形式,但毫无疑问,那时,张艺谋的摄影水平已经很高了。
回了学校,紧接着就是张艺谋的至暗时刻。老师找他说,因为他是黄部长特批破格录取的学生,当时的约定是张艺谋年纪偏大,不一定要学四年,两年就可以结束学业。
这事让张艺谋一怔,但随后他便接受了:反正自己已经很幸运了,不抱怨。况且如果回去能到陕西画报当个摄影师,那也比之前当工人进步一大截了。
但和学校沟通后,他才知道,按照规定,他是没有任何文凭的。没有文凭,也就不可能去陕西画报,他的心凉了半截,前途瞬间又变得扑朔迷离。迫于生活的压力,他又厚着脸皮去找老师,看看能不能继续留下来学习。写完一通申请后,文化部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虚惊一场。
我之所以想和你描述这段经历,其实是想让你看到张艺谋和我们一样平庸的那一面。他真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志存高远,甚至他比我们还务实,在还没有解决好生活的问题的时候,他本能的把所有的自尊心放一边,使劲往前跳。
如果学校给他一个毕业证,让他回了陕西画报,这样的话,还会有今天的张艺谋吗?当然,这世界没有如果。
5
1982 年,32 岁的张艺谋大学毕业了。当时工作还是分配制,作为文化从业者,大家都希望能留在北京,或者至少去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但张艺谋和几个同学被分配到了偏远又落后的广西电影厂。
甘心吗?当然不甘心,张艺谋和学校做了沟通,看看是不是能去条件好一点的潇湘厂。但学校一口回绝。他稍作调整,接受了事实,没有再自我内耗,毕竟结果已然无法改变。
在另外的资料里,张艺谋曾经对他的前妻肖华说:“只有去广西厂了,这可能还是入学时和学校的不愉快,使他们始终对我抱有成见。去广西厂后,我一定要奋发努力,干出样子来,让学校请我回来,证明他们错了。”
真假无法确认,但是以己推人,这是符合人性的。那段话字里行间都喷涌着张艺谋的好胜心,确实,他是这样的人,干啥都憋着一股劲。
广西电影厂落后是不假,但也有好处,他们几个从北影去的学生颇受重视。没过多久,他们几个同学一起问厂里要独立拍片的权利,厂里倒也开明,让他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青年摄制组。
青年摄制组成立后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一个和八个》,张艺谋在其中负责摄影。《一个和八个》是一个革命题材的战争类故事片,他们几个大学生,毕业还不到一年,就能独立拍出来这样的片子,令人刮目相看。
当时因为主题边缘和形式夸张,电影一开始并没有过审。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传播和赞誉,甚至广西电影制片厂原厂长韦必达也力挺,说:“对于这批有事业心又勇于创新的青年人,应该关心和爱护,肯定他们的成绩,有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地指责,如有错误应当由厂领导承担,由厂长来负责。”
拖延了 11 个月后,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一个和八个》得以通过审核,张艺谋的摄影才华被大家认可,他之前所有的积累开始有了正反馈。
再后来,张艺谋参拍了《黄土地》,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87 年又参演了《老井》,获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同年,独立操刀的《红高粱》获得了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这一连串的荣誉砸过来,张艺谋变得众人皆知了。
6
聊到这里,张艺谋成名前的故事咱们基本就勾勒完了。看这本书,我并不是想朝拜张艺谋,更不想按照固定的套路把一个人神话。没必要,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假设不能从中汲取养分,单纯只是仰望,只是眺望,那意义就不大了。
相反,我是想近距离观察张艺谋,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学习他的优秀品质。从知青,到工人、大学生,再到摄影师、演员、导演,张艺谋的人生似乎并不像很多故事报道里那样,井井有条、深思熟虑。相反,我看到的就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他跌跌撞撞、摇摇晃晃,有时候顺从命运的安排,有时候又奋起反抗,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细节里,我能看到,张艺谋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在咸阳的工厂里,别的工友一有闲暇时间,便是抽烟、聊天,而他却偷偷背诗词,抄书学摄影。这些小的细节,就像预言一样,宣告着注定张艺谋会不同。
同时,张艺谋又很真实、具体和入世,工厂里上夜班受罪,他的梦想就是能找个上白班的工作。学校不让他继续读书,他转念一想就是回陕西画报工作,拍拍照片也不错。人的梦想是一步步被撑大的,你我他都一样。老老实实,一步步慢慢来,错不了。老想着一步登天,天也不答应啊。
虽然社会角色是知青、工人,但张艺谋的生活似乎还有一条暗线:他一直是个手艺人,写大字报、画毛主席像、拍照片。手艺人,就得使劲打磨自己的手艺。怎么打磨?张艺谋的旁门左道是脸皮要厚、功夫要硬。
每个人都害怕失败,这是人性。但张艺谋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做事观:做砸了,不解释,赶紧准备下一个。怎么准备?没日没夜,拼尽全力。
这一招既聪明,又实用。就像面试一样,面试官评价一个人,从来都只是看他履历里头的那些闪光点。至于那些小失败,在成就面前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当然,如果把张艺谋的成就全部归功于天道酬勤,也是不客观的。他的运气、天赋都不容忽视。这一点,张艺谋有自己的思考:
命运就是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没有人能长一双慧眼,看到机会的来临。你只能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往往是准备之后你做了临时性的选择、不知深浅的决定,正是这些准备,让你的各种选择和决定改变了命运。等你若干年回过头看,你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次抓住的就是机会。
这段话,应该是我见过的关于选择和努力最深刻的解释了。
7
我翻看了有关张艺谋的很多资料,如果你对他感兴趣的话,我再推荐你读读:
《往事悠悠》:张艺谋前妻肖华写的一本随笔,目前已经绝版了,我在拼多多买的影印版。肖华是见证张艺谋早期成长的关键人物,她从一个朋友、恋人、妻子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了那个 20 多岁的普通人、毛头小子张艺谋是怎么艰苦奋斗的。如果你没时间,那至少看看序言,文字超美。
《张艺谋的 2008》:B 站或者腾讯视频都能找到,8 集的纪录片详细解说了张艺谋操刀奥运会开幕式的全过程。今天我们没有花过多篇幅聊到奥运会开幕式,但这事绝对是张艺谋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纪录片,应该能影响到你的工作观。
中国只有一个张艺谋,我自知不可能成为他那样的人。但至少,我要从他身上学点什么,为我所用,这也不失为一种实用主义者。

Rate this pos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